近日,随着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正式公布其首届本科招生章程,这所新晋高校立刻成为各大教育论坛和社交平台的热议焦点。作为刚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高校,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在招生政策、专业设置、人才选拔标准等方面的“破格操作”,不仅透露出浓厚的改革气息,也引发了不少家长和考生的关注与讨论。
首先,招生章程中的专业设置极具前瞻性。据悉,该校首批开设的专业涵盖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、绿色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热门领域,与宁波市“246”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紧密对接。许多网友表示,宁波东方理工大学“上来就直奔未来”,不搞“千篇一律”的传统老牌专业,反而让人眼前一亮。
其次,在招生政策上,该校首次提出“能力导向、综合评价”的录取理念,强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录取中的权重。这一举措被不少教育观察者解读为对“唯分数论”的挑战,也可能成为未来高考录取机制改革的实验样本。
更引发关注的是,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在章程中特别提到,将在部分重点专业实行“导师制+项目制”的人才培养模式。此举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思维,强调学生在真实科研项目中的实践能力,吸引了不少有志于科研创新的考生和家长驻足研究。
不过,也有部分声音对此持观望态度。一些网友提出,“新学校、新政策,需要时间去验证效果”,甚至担心“是否存在宣传多于落地”的问题。此外,由于该校尚无往届毕业生数据,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也更显谨慎。
然而不可否认的是,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首次“亮相”确实打破了人们对传统高校招生章程的刻板印象。这所“新生”的本科高校,以一份别具一格的招生章程,在教育界投下了不小的石子,引发的层层涟漪还在持续扩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