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宁波理工大学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,全面落实“产教融合”国家战略,着力构建校企合作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。作为一所扎根区域、面向产业、服务社会的高校,宁波理工大学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求,探索出一条以实践创新为核心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产教融合之路。
走进宁波理工大学,产教融合的理念不仅体现在课堂上,更贯穿于整个育人体系。学校与宁波及长三角地区众多知名企业如舜宇光学、中大力德、吉利汽车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,共建产业学院、实训基地和创新实验室,推动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深度对接。工程训练中心、智能制造实训平台等现代化设施,使学生能够在“真实场景”中学习知识、锤炼技能。
宁波理工大学还推行“双导师制”,邀请企业技术骨干、管理人员担任学生的产业导师,协助指导课题设计、毕业实习和项目研发。在这样的模式下,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书本知识,而是在“学中做、做中学”中提升综合素养。许多毕业生在进入职场后,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环境,甚至被企业提前“预定”。
在人才培养模式上,学校推进“工学交替”机制,创新实施“3+1”、“2+2”培养模式,使学生在学业阶段就具备实际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。此外,学校积极引入区域产业资源,将企业真实项目纳入教学体系,既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,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,形成了良性互动。
宁波理工大学的产教融合,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改革的手段,更是一种连接高校与产业、人才与岗位、理论与实践的桥梁。它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人才动能,也为高等教育探索出更具活力的新路径。